晉江市委書記陳榮法接受本網記者專訪 王魯閩 攝
這幾年晉江致力于建設生態人居環境,把環境建設放在第一位 王魯閩 攝
人民網泉州4月24日電(記者 鐘巧花 李章亮 徐美嘉)為什么晉江這幾年來的生態環境有如此大的改變?4月23日,晉江市委書記陳榮法接受“福建生態文明建設進行時”大型系列報道聯合采訪團專訪,解析了晉江是如何圍繞打造“五城同創”,大力實施“生態立市”戰略,實現生態建設與經濟發展同進共贏。用陳榮法說的一句通俗的話,便是“建設一個富裕的晉江、生態的晉江”。
“騰籠換鳥”、“筑巢引鳳”
“中國陶瓷重鎮”——晉江磁灶,隨著陶瓷產業的高速發展,曾一度被日趨嚴重的污染問題困擾。
“磁灶過去是以陶瓷產業為主的,過去的磁灶天是灰的,地是黑的,水是紅的,所以連龍眼都生長不了。”陳榮法說,“這幾年我們致力于生態環境建設,致力于產業的轉型升級,所以變化非常大。現在的磁灶是顯山露水,水變清了,天變藍了,龍眼生長了,花也開了。”
經過大力度整治,磁灶結束了有著3000多個煙囪的歷史,開始變身生態新城鎮。
在陳榮法看來,磁灶通過騰籠換鳥、筑巢引鳳,變化非常大。
騰籠換鳥就是把污染的陶瓷企業,有的轉移出去,有的提升。構筑新巢,主要是構建一個工業發展的平臺,讓磁灶成為印刷產業基地,成為商貿物流基地。
陳榮法說,利用區位優勢,磁灶正在建設印刷、商貿物流兩個新型產業。
通過建設新型產業,磁灶加快了在小城鎮建設方面的步伐,推動經濟良性發展,也使得磁灶有了更大的潛力吸引企業集聚。
“我們巢建好了就要引鳳進來,所以磁灶這幾年實施回歸工程,在外10000多磁灶人現在慢慢回來了,有的企業還把總部搬過來,所以人才回流了,稅收也回來了,成效比較顯著。” 陳榮法津津樂道磁灶的成功轉型。
磁灶吸引總部回流,稅收、人才回歸,發展勢頭非常好,這也是晉江加快經濟轉型升級的一個樣本。
天藍、地綠、水清、岸美
產業結構調整升級步伐加快,發展模式從先污染后治理型向生態親和型轉變,增長方式從高消耗、高污染型向資源節約和生態環保型轉變……實現綠色轉型的晉江,當前落實“五城同創”,提升生態文明建設,走晉江獨有的路子。
所謂的“五城同創”,就是要把晉江建設成為“智造名城、環灣新城、幸福康城、生態綠城、人文之城”。
陳榮法指出,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晉江取得了輝煌的成就,創造了奇跡,也創造了晉江經驗。
不容忽視的是,“在高速發展過程中,同時也產生了一些環境污染,針對這些問題,我們提出了‘五城同創’,要將生態立市這個戰略貫穿在‘五城同創’中。”陳榮法解析說,在構建“五城同創”的過程中,晉江首先把生態文明貫穿始終。
特別是,晉江提出實施“生態立市”戰略,提出要打造中國品牌之都、現代產業基地、濱海生態城市。“那么在生態立市的建設過程中,首先我們要強化‘生態經濟推進、生態人居建設、生態環境提升和生態文化培育’的理念,打造天藍、地綠、水清、岸美的幸福家園。”他說。
經濟與生態共贏
早年晉江以發展經濟為主,而今,是要讓生態和經濟雙贏。
“經濟建設與生態建設并不相矛盾,晉江現在這兩方面可以說是并駕齊驅,我們現在是經濟建設與生態建設一起推進,來同步增強產業競爭力與環境競爭力、同步提升經濟效益與環境效益、同步發展物質文明和生態文明。”陳榮法表示。
自省級生態市創建以來,晉江市淘汰了一批落后產能,有一個獨到的做法是,就是推進污染企業“退城入園”,在這個過程中形成了三個污染集控區。
“紡織服裝、制鞋占據了晉江產業的半壁江山。制鞋產業、紡織服裝產業這兩個產業,關鍵的一個環節是漂染和皮革。”陳榮法介紹說,要把漂染和皮革留在晉江,必須要處理好環保問題,所以晉江構建了三個污染集控區,把這些污染企業,特別是漂染企業、皮革企業集中在污控區里。
如此一來,可以有三大益處:一個是排出的污水統一處理,并可循環利用。第二個是統一供熱。第三個是集中按照標準來監管,同時采取應急措施防止污染產生。
陳榮法說,接下來,晉江對一些污染的小企業,要堅決取締。另外,對一些高耗能企業,要進行轉型升級,推行清潔生產。比如說陶瓷,現在有100多家的陶瓷企業實現使用天然氣這樣的清潔能源,還比如有近600家石材企業,這兩年全部退出轉型,一家不留。
“對于增量我們要嚴格把關,找好的項目推動經濟升級,不能讓污染的企業上升。”這是晉江堅持的理念,陳榮法介紹,有嚴格的準入制度、準入門檻,晉江在產業轉型升級中,把高污染的企業拒之門外,也抓住了培育新興產業的機會,比如海洋生物、光電信息,還有一些高端裝備,高端印刷等一些產業。
當然,簡單設門檻是遠遠不夠的,更重要的是要靠創新驅動來發展提升整個產業。
“特別是我們打造了創新、創造、創意的平臺,專門吸引高新技術企業,建設高新技術孵化基地、高端商務基地集聚的園區。我們在創建國家級的生態城市過程中,必須要在產業提升、轉型升級方面下功夫,必須加大治污力度,必須堅決取締污染企業,加強監管。”陳榮法進一步分析。
按照建設天藍、地綠、水清、岸美的幸福家園目標,晉江努力構建生態安全保障體系和資源保障體系:招商引資選好的項目,提升降耗的體系,對現有的產業進一步提升;另外,在資源上做好保障,節約利用土地資源,保護水資源、環保資源、海洋資源等。
建設國家級生態市
當前晉江已經是省級生態市。這幾年晉江致力于建設生態人居環境,把環境建設放在第一位,讓老百姓享受綠色福利,生態人居體系建設初見成效。“到2015年要建設成為國家級生態市”,接下來晉江要朝著這個目標前進。
“一要領導重視,生態城市建設要實施一把手工程,通過采取強有力措施,推進生態城市建設。二要廣泛發動,生態城市建設必須是全民參與,大家共同來做,特別是企業主體。”陳榮法說,不能缺的是,要有機制引導,比如考核機制,既要考核經濟發展,又要考核生態建設,走生態型的經濟發展之路。
今后晉江將實施五個工程,對亂污染、亂排放的企業加強執法、監管:一要整山,建一個生態廊道;二要植綠,動員全民綠化晉江,每年植樹造林10000多畝;三要清水,治理各種水系;四要治污,特別是狠狠打擊污染企業,對于落后的產能要逐步地淘汰,同時還要進行污水處理廠的建設,污水管道的建設;五要保潔,要建立一套保潔機制,鎮村集中起來,再經市里統一收集、處理。
“我們志在必得,我們也很有信心。我想晉江不僅僅是一個富裕的晉江,應該是一個生態的晉江,不僅僅是一個經濟強市,還應該是一個生態優美的城市。”陳榮法如是說。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128966 郵箱:admin#qzwhcy.com(替換#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