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首頁 »人物訪談»正文

以刀代筆,刻寫不朽的信仰傳承——記福建省工藝美術大師黃志亮

http://www.merchenaries.com【泉州經濟網】2019-10-30

泉州經濟網訊(記者 王小珍)木雕,一項起始于遠古的雕刻藝術,伴隨著人類文明的產生而生。在中國,這個有著五千年燦爛歷史的古老國度,木雕技藝歷經數千年的歲月演化,衍生出不同的派系,其中神佛造像雕刻始終作為國人信仰的依托,流傳下來。

近日,泉州經濟網走訪了泉州臺商投資區張坂鎮福建省工藝美術大師黃志亮先生,探尋木雕這一古老藝術獨有的魅力,去傾聽華人世界里關于信仰、關于傳承的故事。

人物名片:

黃志亮,男,1972年10月出生,泉州臺商投資區張坂人,國家一級高級技師,福建省工藝美術大師(木雕),現為泉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泉州市脫胎漆器傳承人,西豐佛藝造像藝術館藝術總監,張坂雕藝協會會長。作品《威震八方》榮獲第六屆中國(合肥)國際文化博覽會金獎;作品《清蓮觀音》榮獲第一屆中國(惠安)國際雕刻藝術品博覽會金獎;作品《和平彌勒》榮獲2013年福建省工藝美術“百花獎”金獎;作品《舞動袈裟》榮獲2013年福建省工藝美術“百花獎”金獎。

從名師,練就一身精湛技藝

張坂鎮素有“中國雕藝之鄉”的美譽,耳濡目染,黃志亮從小便對木雕造像有著非同一般的興趣。1988年初,時年16歲的黃志亮開始學習木雕藝術,先后師從于臺灣民間藝術大師李西忠、臺灣歸真派傳人石永堅,歷時三年,練就扎實的雕刻功底。1992年,他來到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盧思立工作室,學習和研究人體結構和面部輪廓的有關知識。

憑借自身對雕刻藝術的悟性,以及多年練就的一身精湛技藝,黃志亮融合眾家之長,成了一名藝術造詣成熟的木雕大師。黃志亮說,文字工作者通過文字組合,以文章來表述和傳達自我,雕刻藝術師則通過造像,以固態形象來表達內涵和自我的,懂得藝術的人在看到雕塑時自然能了解它文化層面上的智慧。

然而,他的天賦還還不止于此。

1992年年底,黃志亮經臺灣朋友舉薦,到福州曜宗工藝廠當技術廠長,在企業管理方面的才能也日漸顯現出來。不僅習得一身精湛的雕刻技藝,黃志亮同時還憑借著好記憶、好口才,以及出眾的協調管理能力,深得老板翁金標的賞識。這份賞識如果體現在薪資上,那便是值得說道的一筆——上個世紀90年代初,20出頭的黃志亮就已月薪過萬。而后,1996年黃志亮回到張坂鎮籌辦佛藝木雕廠,第二年創辦了“佛藝莊”佛像藝術館,開啟了另一段故事。

重傳承,打造佛雕藝術精品

關于泉州,朱子曾說,此地本是佛國,滿街都是圣人。泉州是一個有著豐厚歷史底蘊的城市,素來有“萬佛之國”的美譽,也因此,生于泉州長于泉州的黃志亮,對傳統的佛家造像有著更深的感悟。

在市場化浪潮中,木雕技藝的“薪火相傳”遠比過去艱難,傳承不能斷代不能湮滅,否則“傳承”只能是空談;但要市場要生存,就要取其精華,要去偽存真,才能讓木雕藝術的精髓得以代代相傳,讓木雕藝術師們得以生存下來。

木雕種類紛繁復雜,各大流派經過數百年的發展,形成各自獨特的工藝風格,黃志亮先生便是專于木雕造像,尤其是佛雕藝術精品。佛教文化在中國的傳播歷時千年,佛家典故里佛像種類繁多,在造型藝術上也呈現出千姿百態,黃志亮的造像創作也因此擁有更廣闊的大千世界。以佛教經典《大藏經》為參考,制作了上萬個品種的佛像,打造妙相莊嚴的佛雕世界。

“藝術創作不但注重形體、姿態的把握,更重要的是專注心靈的靈動,佛像最為打動人心的是‘神韻’。這不僅需要精益求精的雕工,也要求制作者對佛教文化有極深的了解。”黃志亮如是說。以廈門凈蓮寺的萬手萬眼觀世音菩薩為例,佛像寬12.6米,高5.38米,用萬支觀音手鑲嵌而成,三面法相莊嚴,結構緊湊,工程量可謂宏大,黃志亮的造像創作藝術水準之高令人驚嘆。

“在中國,木雕行業是土生土長的,傳承艱難。”黃志亮如是說。2000年之前,木雕造像接近100%都銷往海外的華人世界,近的到菲律賓、新加坡等東南亞國家,遠的到歐美等西方國家。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說,都有木雕造像這一雕刻藝術是因海外華人而保留下來的。直到新世紀后,國內經濟發展,衣食住行的問題解決了,精神上的需求就誕生了,木雕造像也有了更廣闊的生存土壤。

行海外,聯結僑胞故土情懷

明清時期,沿海大批居民遠走他鄉遷居海外,這樣時間跨度的移民活動長達二百余年,閩粵一帶也就成了著名的僑鄉。兩百多年來,媽祖、觀音、關公等民間信仰,也隨著華人僑胞在異國落地生根,傳承至今。

在海外生活的很多華人,至今都保存著家鄉的生活習慣和信仰,而廟宇宗祠便成了人們寄托祝福的地方。這些廟宇的建筑工藝和材料多來自泉州,從雕梁畫棟、檐脊飾物到彩畫門神,多呈現出正統閩南風格的宮觀建筑,而立廟祭祀的神像,也往往聘請泉州民間的雕刻師父赴往海外制作而成。

“每個地方的族群都有獨屬于她的文化,而海外有中國人聚居的地方,就有屬于故鄉的信仰。作為一名工匠,我們要深入到對方的文化領域,了解他們的信仰傳承方式,才能在藝術創造上傳達出符合當地文化的作品。”黃志亮說,木雕造像行業多以傳統造像為主,張坂鎮幾位優秀的木雕師傅,每年都接受海外社會團體的邀請,前往馬來西亞、日本、新加坡等地區,為當地的神祗做符合當地文化內涵的造型設計。而每年,黃志亮都在受邀名單內。

中國的神仙多為肉身成圣,一個地方有德行的人有時候也會塑金身拜祭,如泉籍僑胞信奉的鄭成功雕塑。因此,海外華人所供奉的神祗,除了媽祖和觀音等,也有德行美名流傳久遠的古人,其造像設計也就要求在相法表達上風格高古。黃志亮介紹,在華人世界里,有香火供奉的神祗在造像上選材多以木雕為主,這與閩粵一帶民間信仰相類。

“只要有中國人居住的地方,我們的市場就在哪里。”黃志亮如是說道。從上個世紀末到中國經濟高度發展的今天,海外華人建廟立祠的行為從未停止過,而宗教文化同源同流的共識,也經由來自故鄉的木雕師傅們,一代代傳承下來。

黃志亮作為一個藝術造詣高超的木雕大師,秉承著文化上的深度交流,以刀代筆,通過一尊尊技藝精湛的木雕神像作品,也是海外僑胞與故土鄉民共同的精神信仰,無形中聯結了海外華人僑胞的故土情懷,刻寫了華人不朽的信仰傳承。

來 源:泉州經濟網 責任編輯:李祖勇

相關新聞

泉州經濟網建設聲明: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959379 郵箱:admin@qzwhcy.com

另类国产ts人妖视频网站,狼人香蕉香蕉在线28,日本第一福利片在线观看中文,欧美在线视频一区
亚洲妇女性爱视频在线 | 中文字幕精品亚洲人成在线 | 真实国产乱子伦高清对白 | 亚洲成Av人片乱码色午夜刚交 | 亚洲少妇另类视频 | 亚洲精品色吧8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