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福建援疆泉州市分指揮部漁業專技人才的指導幫助下,近日,新疆昌吉市六工鎮東五工村溫室養殖的南美白對蝦上市,標志著新疆北疆地區首家工廠化溫控大棚養蝦取得成功。
作為當今世界養殖產量最高的三大蝦類之一,南美白對蝦在世界上離海洋最遠的城市附近入住溫室、反季節投產,幫助六工鎮乃至昌吉市漁業養殖探索出一條發展新路,助力各民族共同富裕,成為對口援疆國家行動的生動實踐。
今年是福建省對口援疆25周年。泉州晚報推出一組新聞漫畫,以南美白對蝦“福小鮮”為主角,講述福建突破傳統模式進行漁業援疆的故事。
1
我叫“福小鮮”,出生于福建,是一尾南美白對蝦。我們祖祖輩輩都喜歡棲息在泥質海底,沒想到有一天我會在沒有海的地方生長。
2
2023年9月,出生僅10多天的我,和20多萬同伴搭上了飛機,風塵仆仆來到4000公里外的新疆昌吉市六工鎮的“新家”。這里有優質的淡水資源,養殖水域面積1.2萬畝,福建援疆泉州市分指揮部把我們引進到這里,開啟“海鮮陸養”模式。
3
第一天,我們在類似海水的環境里生活。第二天開始,定時定量地加入當地的淡水,逐漸把海水的鹽度降下來。7—10天,我們就可以適應這里的淡水生活了。今年新建成了標苗車間,有了人工調配海水等養殖技術,新來的小伙伴們可以更好地生活了。
4
25℃是我們最喜歡的溫度,我們成為新疆北疆地區首家工廠化溫控大棚的首批入住者。飼養員每天要監測水體的溫度和含氧量,悉心喂養我們,我們一年四季都可以在這里生活了。養殖基地的5個大棚,一年可養殖四到五批。
5
由福建援疆泉州市分指揮部支援建設的昌吉市六工鎮下三工村“水生動物疾病防控實驗室”,為新疆首個養殖場防控水生動物疾病的實驗室。他們的努力,可以讓我們少生病、不生病。
6
短短幾個月過去,我和同伴在福建援疆水產專家的看護下,從小蝦苗變成一尾尾活蹦亂跳的成蝦。由于現撈現賣且采用可充氧氣保鮮袋運輸,時刻保持最佳新鮮度,我們一上岸就被聞訊而來的水產商搶購一空。
7
自2011年開展漁業援疆工作以來,福建在昌吉州持續實施《閩昌南美白對蝦養殖示范推廣項目》,昌吉州南美白對蝦特色養殖已成為新疆漁業一大亮點。此次溫控大棚解決了傳統養蝦的局限性,縮短了養殖周期,助力更多牧民跳下馬背,“跨界”成為漁民。
8
今年,昌吉州計劃投放蝦苗1億尾,新引入羅氏沼蝦列入議程,預計全年漁業總產值接近1.9億元。放眼更大范圍,20世紀50年代水產養殖業尚屬空白的新疆,已經悄悄成為“大漠漁鄉”,舉辦了首屆開漁節,從江、浙、滬到北、上、廣,都有新疆產地的蝦蟹“身影”。
9
山海無相阻,閩疆若比鄰。今年是福建省對口援疆25周年,福建各級財政累計投入援疆資金65.5億元,先后選派援疆干部人才九批共1591人前往昌吉州對口支援。兩省區同為“一帶一路”核心區,攜手同行,逐夢天山,繼續共同講好新時代援疆故事。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128966 郵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