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泉州市文旅局獲悉,11月30日晚,“文旅經濟盛典”在央視財經頻道播出。盛典現場,備受矚目的“2024十大文旅經濟創新案例”正式發布,福建泉州蟳埔·簪花圍作為代表“創新文化+”的典型案例上榜,成為首個上臺分享推介的創新案例。據介紹,福建在全國率先探索女性元素的營銷方式,吸引了眾多消費者關注和喜愛福建的國潮傳統文化產品。
蟳埔簪花圍從全國100個文旅案例中脫穎而出
首個上臺推介簪花圍創新密碼
“文旅經濟盛典”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主辦、總臺財經節目中心特別策劃舉辦,本次盛典以“創新文旅,幸福共享”為主題,盤點2024文旅經濟十大熱點新聞,發布《中國文旅經濟創新·創造力報告(2024)》,分享2024十大文旅經濟創新案例。
盛典現場,《中國文旅經濟創新·創造力報告(2024)》正式發布。報告以創造力、傳播力、引領力為標準,從五大維度、19個關鍵議題、39個實踐觀測指標,篩選出100個文旅案例,全景式展現了中國文旅創新發展的新實踐、新業態、新體驗、新動向,生動詮釋了文旅深度融合助力旅游強國建設的獨特價值。
據悉,經專家委員會評選,代表“創新文化+”的福建泉州蟳埔·簪花圍、甘肅省博物館文創,代表“創新科技+”的浙江新昌山海經奇英雄之路沉浸式奇幻秀、安徽黃山AI伴游,代表“創新理念+”的黑龍江哈爾濱冰雪文旅、河北唐山宴,代表“創新空間+”的重慶1949大劇院、寧夏漫葡小鎮·看見賀蘭,代表“創新融合+”的《黑神話:悟空》帶火山西·臨汾古建游、《我的阿勒泰》影視游等10個代表性案例,從全國100個文旅案例中脫穎而出。作為首個上臺推介的案例,泉州蟳埔·簪花圍的分享不僅展現了其豐富多彩的文旅圖景,還深入探討了其火爆出圈背后的創新密碼。
海外游客感受簪花的魅力
游客體驗簪花圍 (黃麗泳供圖)
簪花文化傳播至30多個國家
海風千里,花開滿髻。位于豐澤區的蟳埔民俗文化村,近年來因“蟳埔女簪花圍”的短視頻爆火,趙麗穎、毛曉彤、胡杏兒、白鹿等多位女明星來到蟳埔,體驗簪花非遺。
蟳埔作為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港口,曾有無數海外客商僑居于此。商旅們把原籍地的服飾遺風一并帶來,在長久居住往來中逐漸融入當地文化。
在泉州,簪花圍是蟳埔女特有的頭飾,先在腦后盤個圓髻,再用骨笄插在髻心上以固定發髻,之后拿三四個用時令小鮮花串成的花環繞圓髻戴上,接著圍繞花環對稱插上幾支大紅、桃紅色的鮮花或絹花,整體顏色艷麗,因而也有“四季花園”的美譽。若適逢結婚、節日之時,蟳埔女的頭飾會更加隆重,不僅滿頭鮮花,更配以成圈的金飾。2008年,“蟳埔女習俗”被列入國家級第二批非遺保護項目。
在蟳埔民俗文化村,粗糙素裹的蠔殼上,也能開出嬌艷動人的花。一朵朵簪花,為蟳埔民俗文化村增添了一絲絲柔情、一道道靚彩。戴著簡易簪花坐在路邊剝牡蠣的阿嫲,戴著新潮簪花來來往往的游客,一邊是安逸勞作,一邊是盛裝“出圈”,構成了一幅和諧的畫面,記錄著古早與現代的互動、交流與傳承。
泉州蟳埔·簪花圍以其獨特的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蘊,迅速火爆出圈,成為引領全國旅游時尚的新風尚。“游蟳埔、戴簪花、美自己”的旅游口號更是吸引了無數游客慕名前來體驗。據統計,2024年以來,蟳埔民俗文化村已累計接待游客超450萬人次,單日客流量最高峰近10萬人次,線上話題量更是突破了百億大關。
如今“簪花”已“開”遍大江南北,杭州、紹興、蘇州、洛陽、成都等城市都可以看到簪花姑娘的身影。馬斯克的母親試戴泉州簪花后,更是發出“太神奇了”的贊嘆。同時,簪花文化還傳播到了法國、英國、馬爾代夫等30多個國家,進一步提升了福建文旅的國際影響力。
選取“她”元素創新營銷
福建不斷推動非遺與現代時尚元素融合創新,并通過女性視角的創新營銷,挖掘福州“三條簪”頭飾、泉州蟳埔女“簪花圍”、莆田湄洲女“帆船頭”等傳統非遺的文化內涵和美學價值,推動國潮文化的傳播和發展,吸引消費者關注和喜愛福建的國潮傳統文化產品。
“我們在全國率先探索女性元素的營銷方式,在引導各地挖掘非遺資源時注重選取‘她’元素,重點推介福州‘三條簪’頭飾、泉州蟳埔女‘簪花圍’、莆田湄洲女‘帆船頭’,推動‘國潮+非遺’賦能疊加。”福建省文旅廳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以來,福建省文旅廳聯動各地充分利用新媒體平臺,拓寬傳播渠道,展示獨特的女性審美和情感體驗,提高傳統文化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吸引全社會更多關注和喜愛。福州“三條簪”頻上熱搜,相關話題在抖音關注度超1000萬。泉州利用新媒體等平臺營銷,泉州蟳埔非遺簪花與“今生戴花,來世漂亮”的宣傳文案火爆出圈,“蟳埔女”抖音話題超15億次。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128966 郵箱:admin@qzwhcy.com